有一所幼兒園,根據它拍攝的紀實電影《小人國》、《成長的秘密》被全國多所師范學院當作教學片使用;有一所幼兒園,家長不惜舉家從貴州搬遷到北京,只為孩子能在這里就讀;有一所幼兒園,在園所門口寫著它的教育理念:“孩子是腳,教育是鞋”。這所幼兒園就是李躍兒芭學園。李躍兒芭學園是由李躍兒與她的先生徐曉平及其團隊,經過多年的實踐與研究,在兼顧國情、融合西方教育和哲學的前提下,總結出的一整套集教育理論、兒童心理學、兒童成長機制、課程設置、課堂操作為一體的教育體系。致力于對孩子的人格建構進行正確幫助的教育機構。原名“李躍兒巴學園”。2010年改為“李躍兒芭學園”
教育理念
孩子是腳,教育是鞋
按照孩子的發(fā)展規(guī)律來設計教育,芭學園教育建立在發(fā)展心理學的基礎之上,并且尊重每一個個體的發(fā)展需求。
教育目標
為孩子打下一生幸福生活的基礎
芭學園的教育不是為了給成人帶來欣慰而設計的教育,而是需要所有的成人付出時間和心力幫助孩子持續(xù)建構起支持孩子一生生活能力的教育。
教育模式
建構主義教育
建構主義教育,為一百年來的世界主流教育,所謂建構也是為著累積,但在累積的過程中有著我們教育者精心的、專業(yè)的設計和布局,絕不是放任性的、任由孩子完全在沒人幫助的環(huán)境下胡亂生長。建構主義的教育結果是由懂得孩子的教育者與有著自然發(fā)展機制的孩子合作的結果。
教育原理
發(fā)生學原理芭學園的教學法,是運用了皮亞杰的發(fā)生學原理:S——AT——R
S:意味著教育者設計的環(huán)境、人文、課程等作為刺激提供給孩子
A:代表著每個孩子
T:代表著每個孩子帶來的家庭影響和個人氣質
R:代表著孩子在接受到刺激后所產生的結果這個公式說明了芭學園的教育方法:
一階段,是教育者精心準備的;
第二階段,屬于孩子,孩子在自由和關懷的基礎上,對階段進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學習;
第三階段,在孩子和教育者的通力合作下,獲得的結果。這個結果不會像應試教育那樣,灌輸給孩子學習知識的結果,像假牙假發(fā)那樣不好用。利用發(fā)生學原理建構的結果會成為孩子人格的一部分。
兒童發(fā)展心理學家王振宇教授曾這樣點評李躍兒芭學園:“芭學園做的就是為不同的孩子提供不同的鞋子,讓他們穿上鞋子后能跑、能跳,能大膽地往前走。這恰恰是當前國內幼兒教育缺乏的。我看到過無數漂亮的鞋子,有的金光閃閃,有的進口材質,有的還繡著花,但是這些鞋子孩子們只能看,不能穿。教育必須回歸本質,教師的工作就是讓孩子穿上合適的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