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作為一個歷史文化名城,以其特色的飲食文化吸引著八方來客。凡到西安的人,都必去品嘗肉夾饃和羊肉泡。其實,西安的特色美食遠不止于此。在緊挨著西安城區(qū)的北方,有一種風味的美食也正以悄然的姿勢成為人們喜好的佳品,它就是高陵區(qū)的特色小吃——土豆片夾饃。
土豆片夾饃,它是將土豆切成片,用竹簽穿成串,在沸水鍋里煮熟,然后把土豆片夾在有兩個手掌一樣大的燒餅里。這種飲食大概起源于20世紀90年代的東環(huán)城路中段。當時學生們都愛吃麻辣燙,校門口的小商販,就別出心裁,將土豆片、火腿用竹簽串好,用水煮熟,再將以平底鍋烙熟的圓形燒餅,用刀切開,將燙熟的土豆片放在用辣椒面調料等調成的料中一蘸,再將它們夾入熱氣騰騰的燒餅中,于是一個新鮮可口酥脆香辣的洋芋片夾饃就做好了。
初嘗洋芋片夾饃的人,還以為它等同于菜夾饃,其實不然也。做菜夾饃的燒餅比較小,而且厚,洋芋片夾饃的餅子是經(jīng)過高溫的平底鍋烙熟的,一般一鍋只出一個,而餅子有兩個手掌拼在一起那么大,它更大過肉夾饃的餅子。而且用于做洋芋片夾饃的餅子也比菜夾饃和肉夾饃的薄,這樣在里邊夾土豆片的時候,饃就緊緊地包合著土豆片,很難裂開;菜品也呈多樣化,以土豆為主,兼具花干,雞蛋,火腿等,根據(jù)顧客的不同的口味而選擇;它的工序和人員配置大概分為,有專門負責洗土豆和把土豆切成片的人,有專門給土豆片穿成串的人,有和面搟面的人,有把面揉成餅子放在平底鍋里烙熟的人,而站在外面就是負責給顧客夾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