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同感,東北菜同東北話一樣具備大規(guī)模傳染性,兩者都是潤物細無聲的模范典型,一不留神就畫風跑偏,入了坑就甭想脫掉大渣子味。
大部分人對東北菜的印象,還停留在“一鍋亂燉”這一層面,畢竟小雞燉蘑菇、排骨燉豆角、豬肉燉粉條、鯰魚燉茄子、大骨棒燉酸菜血腸……都是東北的成名菜,在東北還有“夏吃蘸醬菜地三鮮,冬吃鐵鍋柴火四大燉”的形容。其實,除開大張大合的一面,喜歡溜、炸、醬、燉的東北菜也可以細致精良。
店在省質(zhì)量技術(shù)監(jiān)督培訓中心旁邊,老板是黑龍江齊齊哈爾人。店里布置簡潔,帶有鮮明的地方特色,服務員的服裝和玻璃下的桌布都是張馨予戛納同款東北炕頭大花被面,大紅大綠沒毛病。
兩個人,點了鍋包肉、地三鮮、和二兩酸菜水餃。
鍋包肉幾乎是每次來漁色小館的必點菜。金黃色的鍋包肉端上來時,一眼就口水泛濫。厚度適中的裹糊包裹著白嫩的豬里脊肉片,焦香包裹著鮮香,外焦里嫩。
姜絲、胡蘿卜絲和香菜在糖醋汁的撮合下,和鍋包肉不分你我,一口下去,各種味道在口腔同時爆破開來,霸蠻的還是一口酸,后才是甜。
吃的時候腦海中不?;仨懸痪湓挘壕褪沁@個味?。?!
小店午間的生意很好,要不是來得早還搶不到這份東北大。
黃瓜絲和胡蘿卜絲整齊地碼在兩側(cè),半透明狀的晶瑩剔透,醬汁已經(jīng)完全入味,酸辣爽滑,專治各種沒胃口!
雖然不如七彩大用料豐富,但是味道還是很到位的。
東北菜里接地氣的就是地三鮮,不接受反駁。
土豆、茄子和青椒都是普普通通的蔬菜,組合在一起做出的地三鮮卻讓全民為之瘋狂。土豆茄子先炸后加入青椒和調(diào)味醬汁翻炒,出盤那叫一個色澤油亮!茄子軟爛,土豆粉面,青椒爽脆,一盤東北地三鮮可以吃出豐富的層次感。
在小館就餐,直接點了二兩豬肉酸菜水餃當做主食。
五元一兩,一兩六個,經(jīng)濟實惠。蒜醋汁是店家調(diào)好的,嗜辣的人只需加勺油炸辣椒進去,方便省事。他們家的辣椒是干辣子,不像別的餐館油浮上面,辣椒沉在下面的那種,干香四溢。
酸菜吃油,和豬肉拌在一起做出的餃子餡,清爽不油膩,輕而易舉就清盤了。
這么多菜下來不足百元,卻吃得身心舒坦,忍不住亮出來推薦一波。